前沿合作∣岛津助力陈春英团队在pnas上发表揭示细胞内纳米蛋白冠干扰蛋白稳态重塑细胞代谢 | 岛津分析检测-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2022-06-17

  2022年6月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2, 119(23), e2200363119)在线发表了题为"dynamic intracellular exchange of nanomaterials’ protein corona perturbs proteostasis and remodels cell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图1),通过创新应用多维度多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分子间互作以及原位质谱成像等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纳米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动态演化模式,并发现该过程扰动细胞蛋白质稳态、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过程。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岛津中国创新中心(shimadzu china innovation center)的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技术支持。


图1 论文凯发k8国际娱乐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官网入口首页标题

 
 

背景介绍

  当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系时,生物流体的生物分子迅速与纳米材料表面结合,形成生物分子冠,其中纳米-血液蛋白分子互作形成的“纳米蛋白冠”,自2006年始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前期工作发现纳米蛋白冠的形成决定纳米材料在多层级细胞和组织中的识别、转运、分布、功能和生物效应,是纳米材料生物应用的“黑匣子”问题,不仅决定纳米药物载体的递送效率,还会制约纳米药物的递送效率,并严重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纳米蛋白冠”的复杂性,该复杂性受不同组织器官中生物分子的多样性以及生理病理状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蛋白冠的蛋白组成和结构特性如何随纳米颗粒所处的生物微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存在认知不明、机理不清的问题。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纳米金颗粒为模式纳米颗粒,研究了蛋白冠从血液系统到细胞内的动态演化过程(血液-溶酶体-细胞质)(图2),当纳米颗粒由血液环境经过细胞内吞进入溶酶体,再从溶酶体逃逸进入细胞质后,其表面的蛋白组成会发生巨大变化,被细胞内蛋白质分子(pkm2、hsps、gapdh、assy等)所替代,只保留部分血液环境中形成的蛋白冠成分(fibs、apos、hbs、c3、s100s等)(图2)。


图2. 纳米蛋白冠组成在细胞转运过程中的演化过程

  随后发现,纳米蛋白冠的胞内演化扰乱细胞内的蛋白稳态(proteostasis),引发伴侣蛋白(hsc70, hsp90等)和丙酮酸激酶m2(pkm2)在胞内纳米蛋白冠表面的富集,并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st)验证了pkm2、hsc70与从溶酶体逃逸出来之后的纳米蛋白冠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这一吸附规律激发了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反应(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 cma),即“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protein corona induced cma)(图3)。


图3. 纳米蛋白冠的组分与胞内蛋白(伴侣蛋白、代谢激酶)的交换引发伴侣蛋白介导的自噬(cma)活性的升高

  进一步,研究人员采用代谢组学发现“纳米蛋白冠诱导的cma”影响细胞糖酵解,引发细胞外酸化率(ecar)显著增加。结合脂质组学发现的特定脂质,利用imscope trio(shimadzu corporation)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显示在动物组织水平纳米蛋白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扰动肿瘤组织中的脂质种类和分布(图4),扰动的脂质主要富集在胆碱代谢、甘油磷脂和鞘脂代谢途径。


图4. 纳米蛋白冠引发的cma重塑细胞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

结论

  综上所述,此项工作首次阐明了纳米颗粒从血液到亚细胞微环境转运过程中的演化模式,发现了“纳米蛋白冠”的胞内微环境特异性,进而重塑细胞代谢,为深入理解纳米-生物界面调控纳米材料复杂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新认识和理论支撑。同时借助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可在肿瘤组织内部原位清晰展现出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 (pe)、磷脂酰肌醇(pi)类脂质等多种成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空间可视化成像技术,不仅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纯纳米粒子和纳米蛋白冠的生物毒理学效应进行有效研究,同时也为未来对更多种类的纳米搭载生物诊疗试剂和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更为直观有力的研究手段。

原文链接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1] cao m. et al. molybdenum derived from nanomaterials incorporates into molybdenum enzymes and affects their activities in vivo.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1, 16: 708-716.

按年份查看

网站地图